碳酸钙的颗粒形状根据矿藏结构不同,分为多方体、扁平体、多棱体、长方体、长棒体、其他不规则体等颗粒形状。碳酸钙的颗粒形状对改性母料的加工工艺、产品质量、熔体流动性、力学功用都有较大影响。多方体、多棱体、长方体形状的超细原石在改性母料加工中熔融流动性好,易于偶联剂包覆交联,加工设备磨损相对较小,缺点是改性母料运用于塑料制品后,易影响塑料制品的力学功用。扁平状和长棒状的商丘原石粒子比外表积相对较大,在改性母猜中偶联剂、增塑剂等助剂用量需适当添加。不然,易形成包覆不均匀,熔融流动性差,主机功率增大,机头阻力添加、还会产生过热分化等现象。但这类形状的物料对塑料制品的物理功用有利,可前进拉伸强度、曲折强度、下降塑料制品的收缩率等。
商丘原石是用机械办法(用雷蒙磨或其它高压磨)直接破坏天然的方解石、石灰石、白垩、贝壳等就能够制得。因为钙粉的沉降体积比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小,所以称之为重质碳酸钙。超细原石的性质:白色粉末。无臭、无味。露置空气中无改变,比重2.710。熔点1339oC。几乎不溶于水在含有铵盐或三氧化二铁的水中溶解,不溶于醇。遇稀醋酸、稀盐酸、稀硝酸发生泡沸,并溶解。加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。
碳酸钙的原资料——天然大理石、方解石等,一般不含结构水。在加工成超细粉体后,在加工、储运过程中易受潮吸收水分,碳酸钙中有时会含有微量的易挥发物,这些物质假如含量过高后,会对改性母料和塑料制品形成影响。水分及易挥发物含量在商丘原石中一般应控制在0.3%左右,聚烯烃填充母料QB1126-1991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含水量在0.5%以下。但在实践运用时,产品中水分含量≥0.3%时,就易影响产品质量,是产品外表粗糙,产生气泡、烧焦、分化等现象。所以控制好水分含量对改性母料的质量非常重要,常用的办法是选用高速混合机加热枯燥处理消除水分。在超细原石高含量填充改性母料生产中,有条件的尽量避免选用水槽滋润拉条切粒和水环造粒等工艺,选用履带传动网式干法切粒工艺和磨面热切造粒工艺,可在前进生产产值的前提下,较大极限的削减改性母料的水分及易挥发物的含量。
一般轻钙的粒度在充分涣散开来的状况下呈枣核形,长径约5~12μm,短径为1~3μm,均匀粒径为2~3μm。但因为未经外表处理,在轻钙生成并经脱水、枯燥后,往往众多粒子凝聚在一起构成大团粒,因此在国标中对轻钙的质量要求仅仅是125μm和45μm筛余物上来判断,无法反映出实在的粒径大少和散布。一般超细原石经过破碎分级后,尽管颗粒形状不规则,但颗粒粒径较均匀,涣散性较好,能够经过激光粒径散布仪测试出其颗粒累积散布状况,依据不同均匀粒径的大小区分出不同规格的产品。轻钙颗粒堆积较疏松,堆积密度较小,表现为沉降体积较大(2.4-2.8mL/g),而商丘原石颗粒堆积较密实,堆积密度较大,表现为沉降体积较小,重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(1.1-1.4mL/g)。